大力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期次:第36期       查看:845

  胡锦涛同志在党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及和谐社会理论,是新时期指导党和人民前进的重要理论。师生关系是社会中一个多因素的关系体系,既反映了社会经济、政治、道德关系,又包含教与学和情感行为的心理关系等。师生关系作为学校环境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学校的发展,学生的成长、成才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真心爱护学生教育者的学生观是指教师对教育对象的最基本的看法,是教师认识学生、评价学生的根本观念和思想方法。学生观是教育观的核心,是调节师生关系的思想基础,因此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是教育者做好教书育人工作的一个根本性前提。前苏联一位教育学家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这就要求教育者以无私的胸怀去热爱全体学生,不以个人感情和好恶为标准,不以学生的家庭背景分亲疏,不以学生听话与否、成绩优劣、智力高低、品貌好坏定爱憎。
  二、体现老师的大胸怀,诚心尊重学生尊重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来自老师的温暖。学生觉得老师尊重他,重视他,才敢接近老师,才乐意接近老师,师生关系才会融洽。学生的自尊心都很强,渴望得到尊重,当学生有了进步或成绩时,心里总是希望老师给予表扬;当学生有了错误时,一般害怕老师批评,特别是不希望老师在同学们面前批评。这些都反映了学生的自尊心理。教师要懂得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该表扬的表扬,满足学生的欲望,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重视和关注。批评学生要注意方式方法,能不在同学面前批评的就不要在同学面前批评,不能一味地指责,更不能对学生进行挖苦、讽刺,以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否则,容易造成学生的对立情绪和逆反心理,这种逆反心态一旦形成,师生间应有的和谐关系就不可能存在,教育效果将难以奏效。
  三、搭建师生的感情桥,关心理解学生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师生、同学之间的理解,不仅仅是改善人际关系的一种润滑剂,同时“理解”本身具有巨大的潜在教育教学的效益。一个能理解学生的教育者,站在学生的位置并用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把学生当作朋友,就能与学生顺利开展思想交流与教育。当发现“问题”时,老师应该是私下找学生谈心,了解情况,辩明性质,分析利弊,让学生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自觉正确地处理自身问题。这种理解应从两方面来解释,一是要求以学生眼光看待学生,换位思考,真正理解学生关心学生,不要把成人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强加在学生身上,这样只能让师生之间的对立和矛盾不断加大;二是要更深化一步,要向学生学习。教育是一个师生互动的情感交流过程,在这个互动的过程中,学生对新事物的高度敏感、强烈的求知欲、好奇心、单纯善良、青春活力在很大的感染和影响着教育者,这样也促进教育者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更有利于和谐师生关系构建。
  四、实现校园的大和谐,贴心帮助学生教育工作者个人素质的高低,不但影响教育的效果,在师生关系上,更是决定了学生对你的态度。再调皮的学生对于德高望重、德才兼备的教育者总是十分尊敬甚至崇拜。所以,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教育者的自身素质必须不断加以完善和提高。一方面要提高文化素养和教育教学艺术,用广博的学识,精湛的专业技能,多方面的才艺,生动优美的语言,准确精炼的讲评折服学生;另一方面要提高个人的品德修养和人格魅力。面对学生,一张诚挚的笑脸,一句温馨的叮咛,这是一种美,并且是最永恒的美。在工作中,不管有多大的烦忧,露出教师真诚的笑脸,便可以拉进师生间的距离,有时,一个信任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次次真诚的交流就会从心灵深处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主体性,使教与学互相交融,师与生互相尊重,达到至高的教学境界。